【黨史學習教育亮點】 創新爭優辦實事 精準發力解難題
發表時間: 2021-11-15 來源:漯河文明網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有關單位在辦實事中聚焦難點、堵點、痛點、熱點問題,主動作為、創新方法、精準發力,采取強有力措施破解“老大難”、啃下“硬骨頭”,以辦實事解難題的成效檢驗了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一、聚焦上學難題,實施學校建設工程辦好孩子的事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逐年增加,城區義務教育學位不足問題凸顯,成為影響千家萬戶的民生難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聚焦這一民生關切,持續推進城區中小學建設,不斷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努力把孩子們的事情辦好,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今年,我市投資12.04億元,新建源匯區第三實驗小學、郾城區太白山路中學、郾城區太行山路小學、郾城區嫩江路小學、龍湖中學、召陵中學等6所公辦學校,現已全部建成投用,新增學位10620個,秋季實現招生3877人。同時,充分利用現有教育資源,積極實施“提質擴容”工程,打造了35個強校教育集團,分層次、分類別進行強校示范帶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進一步縮小城鄉、校際教育差距,不斷提升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最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二、聚焦內澇痛點,建設雨污分流工程讓內澇成為過去
我市設市調整較晚,在城市基礎配套設施設計時標準不高,經過多年管網運行,部分地下排水系統存在管網老化、淤積不通等現象,部分區域一到雨季就形成嚴重內澇,嚴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安全。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開展為民辦實事為契機,高質量推進實施雨污分流工程,把雨污分流工程辦成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和環保工程,切實解決汛期城市積水問題,有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先后投入專項資金約10億元,用于城區內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實現了雙龍區域和沙北區域內的251個單位小區的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污分流管網272公里,新建沿河、涵洞泵站9座、排水閘門3座,改造提升老舊泵站3座,完全雨污分流面積98.3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區覆蓋面積的70%。其中雙龍區域完成雨污分流建設,形成了體系,全面實現全區域雨污分流。沙北區域實現了部分區域雨污分流。2021年7月19日至22日,我市局部出現特大暴雨天氣,市區累計降水量325毫米,部分路段積水深度達600毫米,但與未實施雨污分流前對比,路面積水排走的速度明顯加快,在暴雨過后兩個小時內,積水很快消退,得到了群眾的廣泛稱贊和認可。
三、聚焦發展瓶頸,主動服務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在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中往往存在發展瓶頸這一些制約點,影響項目的正常推進和企業的發展。市發展和改革委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聚焦打通堵點,以重點項目建設周例會為抓手,建立主動服務長效工作機制,解決一批難辦事。漯河市瑞博塑膠有限公司由于生產過程中存在除塵設備落后、車間空氣質量差等問題,長期被列為環保攻堅重點監控企業名單,市發展和改革委為企業量身謀劃了新上項目“漯河市瑞博塑料自動化改造項目”,幫助該企業對除塵設備進行升級,目前該項目已經順利的通過省級審核,進入了上級資金扶持項目的名單范圍,70多萬扶持資金預計年底前可以到位。為解決第一中專新校區自來水市政管網接入問題,市發展和改革委牽頭組織召開現場協調會研究,通過有效溝通協調,目前自來水管網對接施工工程已接近尾聲,市第一中專新校區師生用水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今年以來,市發展和改革委已組織召開重點項目建設周例會18次,研究協調事項180項,推動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協調解決一批項目在手續辦理、資金需求、征地拆遷等方面的問題,為各類重點項目順利建設保駕護航。
四、聚焦改革難點,積極作為單項工作全省爭第一
退休“中人”養老保險正式待遇核算發放工作,關系退休“中人”養老保險權益,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否推進到位的重要標志,改革難度大,困難堵點多,在改革中所占權重大,是社會保障領域公認的工作難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堅持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爭先進,把加快退休“中人”養老保險正式待遇核算作為保障改善民生、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舉措,通過健全組織保障體系,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問題排查機制,強化問題處置;健全資金保障機制,強化財力支持;健全督查調度機制,強化工作推動;健全責任分擔機制,強化待遇發放;從情況調查摸底、欠費情況核查、信息系統保障、職業年金匹配等多方面,分門別類、一事一策研究解決了兼跨用人單位、人社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等4個工作主體之間的“堵點”“難點”問題,工作成效顯著。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對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退休“中人”養老保險待遇核算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的通報中,我市退休“中人”養老保險正式待遇核算率達到96.71%,在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和省本級等29個單位中名列第一,受到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通報表揚。
五、聚焦成本問題,實施“四個降成本”經驗在全國推廣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企業開工難、群眾辦事難等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了群眾生活和企業發展。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把降低辦事成本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著力點,精準實施電子保函等四個“降成本”舉措,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和企業“急難愁盼”。一是推行電子保函降成本。今年以來,在漯河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內電子保函辦理模塊,實現投標、履約、質量電子保函的統一平臺、統一申請和統一管理,辦理電子保函業務370筆,為企業減輕現金壓力2164.8萬元。二是取消費用降成本。從今年4月起,取消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和物業項目投標保證金,改用投標信用承諾函形式替代投標保證金,減少企業資金留置。三是信用替代降成本。推動公共資源交易與企業信用的深度融合,對信用評價結果為AAA級的服務類企業,可享受信用抵消投標保證金政策,大幅減輕企業負擔。四是外延服務降成本。將大數據分析、5G+技術引入到“中標貸”服務中,打造數字供應鏈“白名單”快速審驗機制,實現線上辦理和7個工作日放貸的目標,為中小微企業資金周轉提供“及時雨”。2021年,共累計開展“中標貸”業務35筆,累計金額9361萬元。在今年國家發改委召開的全國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改革現場會上,我市以“四個降成本”為內容做了書面發言,相關經驗被納入《2021年經驗交流匯編》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六、聚焦群眾關切,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秩序獲點贊
校園周邊環境的和諧與安全一直以來都是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問題,也是市容環境整治的難點之一。市城市管理局把校園周邊環境整治作為“我為群眾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著力解決一批校園周邊長期反復存在的市容環境問題,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2021年5月份,市城市管理局啟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行動,以集中整治與專人巡查相結合的方式,采取在高峰時段在校園門口執法解決店外經營、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行為,取締高音促銷、散發小廣告,取消學校門前道路兩側設置不科學的停車泊位,施劃接送學生車輛的黃色網格線“即停即走”專用通道,開展家長車輛停放志愿服務引導,安排執法人員加強學校門前停車秩序管理等措施強化校園周邊環境整治。6個多月以來,累計出動城管隊員近2千余人次,清理占道經營行為80余處次、流動攤點120處次,制止亂放小廣告80余人次,規范非機動車輛500余輛次,校園周邊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認可和贊揚,多所學校給城管隊員送錦旗表達謝意。
七、聚焦登記繁瑣,提升辦理效率達到國際標準
不動產交易、登記由于牽涉到多個職能部門,存在辦事周期長、登記流程繁瑣等問題,比較耗費辦事人的時間和精力。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把提升不動產登記效率作為檢驗“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成效的標準之一,多措施壓縮辦結時限,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辦事體驗,扎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讓人民群眾受益。一是升級提速不動產抵押服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銀行開展全面合作,采用網上申請、電子合同、電子簽章簽名等技術手段,貸款人不再到服務大廳,就可以直接從銀行拿到貸款,使貸款人申請貸款更加便利。二是推行大平行受理。6月份取消非涉稅窗口與涉稅窗口分別受理的規定,推行大平行受理模式,任一受理、審批工作人員均可受理、審批任何種類的登記業務,進一步減少窗口排隊等待次數。6月至10月底,共受理辦結44011件。三是壓縮登記時限。10月25日起,除建筑物首次登記、在建工程抵押、聯合抵押外,其他所有業務辦結時間,全部由現在的24小時壓縮至3小時辦結,減少辦事群眾8倍的時間成本,從而使我市不動產登記辦理效率達到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0.5天的水平。市應急管理局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為著力點,加大轉變職能和簡政放權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優化應急營商環境,大幅提高窗口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積極指導企業通過“河南政務服務網”提交申請,聘請專家采取召開網上評審會的方式對其進行審查,并出臺了《關于做到疫情防控和災后恢復重建期間?;髽I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以制度化、規范化的舉措確實為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為此,漯河市新旺化工有限公司攜其全資子公司河南締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將寫有“為民助企耐心細致,服務發展高效便捷”的錦旗送至市應急管理局服務窗口,由衷感謝窗口工作人員在其辦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核發(延續申請)過程中給予的幫助。